心系家乡灾情,手牵手,患难有我有你

戊子年丁巳月戊午日
孟夏小望月
丁巳初        15:15

     在我还没有到江油的时候,就听说过塌方、暴雨以及翻车。那时我是属于平武辖区,出生在王坝楚,生活在大雪深山,生活在九寨沟。下雨塌方与翻车,危险而遥远,只是听大人说起,不过经常爸爸会赶去某个地方抢修汽车,夜不能归,而我这个不到6岁的小孩定是要哭个一夜等父回家。因此到今天我都依然保持着3岁时候的直觉:汽车总是会意外的坏掉而叫人来修理。

     12号是灾难降临的一天,在我收到地震消息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它是魔鬼,当时正和经理聊的前仰后合,然而片刻之后便被震住,我回到自己的座位发现电脑屏幕上有n条留言,并且网页的头条是温总理正在前往四川的专机上。当时我脑里的想法就像是:四川沦陷,被屠城?人类最大的恐惧便是未知,然而此时恐惧的根源就在于,我移也移不动是联也联不通。

     四川通讯完全中断后,心急如焚,是一遍遍的重拨短信一遍遍的发,网上实时新闻四处搜,班级QQ群如此活跃,成了传递信息的最即时平台。到晚上8、9点短信成了概率很大的通信方式,这注定是个焦灼和漫长等待的夜晚,终于在凌晨收到了父亲的短信又在天亮前接到电话,我知道,在我的农历生日即将日出之时,只能有好消息。

     都江堰,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古老小城遭受毁灭打击。透过别人的镜头我看到那条街道,那是去年春节,我、彩龙、青木、淑婷、多情,这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五个好朋友一起走的那条街,大年初二,我们混在成都、都江堰,青城山下有我们的足迹,欢声笑语,何等畅快,如今一场灾难将那些风景只留在了照片和心里。

     都江堰就像被轰炸过,一个小女孩被压在水泥墙堆下:“救救我…救救我…”外面一大堆人听着,但是由于救援工具和解放军以及医疗人员还没有到,谁都不敢动,只能让眼泪唰唰的下,人的怜悯往往就是顷刻间爆发的。此时任何一块水泥石头的轻微移动对人受伤的肉身来讲都是致命的,幸运的是切割机很快到来,小女孩获救。

     当一个几岁的小孩睁大眼睛天真问你:“我爸爸怎么都不醒过来,是不是会死阿?”这是一位安置区的医疗人员亲身经历,他是位坚强的军人,但是仍然无法克制。我想不论你是七八十岁的华发老人还是像我一样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面对这这样的冲击,如果你还能撑得住,冷静的将事实告诉他的话,那你简直可以去和奥巴马争美国总统。

     昨晚凌晨一点震中在江油发生6级余震,两点多接到同学电话,震感强烈比5.12更加明显,有死伤,现在是彻底不能回室内了。相亲们阿,更加要小心,注意安全,还有现在下雨,江油一百多个水库告急,周围要转移的要疏散的要提高效率,还有现在成都已发现重传染病,要立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还有江油到目前都没有多少救援物资和人员,远远不够,更加要团结自救,还有幺爸你们在平武要随时和我爸联系,还有…

     江油人是好样的,怜悯是越传越强的,叔叔阿姨们自发的煮了稀饭、牛奶带去安置区发放、帮忙。领养浪潮掀起,江油人就是耿直,一车的孤儿,一下就抢完了,并且,天塌下来,江油人仍然要喝茶、斗地主、打麻将。03级四班也是好样的,有同学样要被派去参加抗震救灾,而我们身在四方心系蜀,尽自己的努力支持家乡,我们煽动捐款潮,我们不但自己要捐,捐出收入的一部分,我们还要想一切办法,发动一切人捐,不管他是否愿意,是否发自内心,不管是300还是3000,对,就要这么强势,这才有我党的风范,集中力量办大事,此刻,03级四班,我们在一起。

     最后,我们来听这首米儿丝的《手牵手》,一个叫沈恐龙的播给我听,我把它播给你们听:

……

把我们的手牵在一起,用青春的手来写奇迹

把我们的心放在一起,共同渡过风和雨

No Comments

我是乡巴佬,我土,素质?

戊子年丙辰月戊戌日
季春下弦月
甲子初 23:50

     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的时间是我的时间,之所以说是我的时间,是由于坐公交时间长达1小时。因为我栖息在接近起点站,而又工作在接近终点站,因此在这趟公交车上必然会有一个属于我的上佳的座位,我喜欢靠左边窗户的一个单人的座位,在这我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吃早餐、写些文字,更多时候则是看书,我只要一个单程就读完了《小王子》,一个来回就读完了一期《微型计算机》,一个来回加一个单程就读完了《小王子》英文版,再多的时候就是学英语。为何要学英语,在我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半年之后我意识到,最令我后悔的事情是没有好好学英语,其实不止四年甚至是十年,比没在大学交女朋友还后悔。大学,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是英语以及由此发生的小事。我向来认为英语不行就是乡巴佬,而我就是个非典型的乡巴佬,而且是很土的那种。就目前来说,我已经意识到了学好英语的重要,并为过去贪玩的时光感到惋惜,于是我就补吧,我听那种绝对听不懂的英语歌,跟人交流就说着毫无语法可言的英语word,用了几年时间海选到现在才取了个英文名叫Clever,读英语新闻,甚至写英语日志,对,就是Blog。我有写些文字的习惯的,不管是手指在键盘上嗒嗒嗒,还是笔尖和纸摩擦的唦唦唦,都能让我静下来。相反我却没有看文章的习惯,我不是很喜欢看书的,甚至都没有读完过一本真正的文学作品,我没文采也不诗意。我更没有浏览别人日记或者博客的习惯,从不主动的去打开别人的blog看他们写的人和事,即使是我喜欢的那个女子写得字,我也很少链接-链接然后浏览,更别说要在别人的文章后留言了。至今我只跟踪过一个人的blog,方,我喜欢他在流水浮灯下写给华君的那些旧文,泪与笑,一篇篇的读过。我在别人blog里留下脚印的情况是罕有的,然而就在我没完没了的从早到晚秀英语的兴奋劲中,如下事件就发生了。

     我在女孩的博客中留下两条留言,当然又是秀英语。一条英语格言,我很喜欢,而在她看来那十足是句脏话。另一句更绝,里面含有fuck这个词,我声明这个词如果单独使用基本就是很难听的脏话,而我又的确单独使用了,随之受到女孩强烈鄙视和谴责。本以为有了英语便不再乡巴佬不老土了,现在终于发现自己更加的乡巴佬和老土,外加粗鄙、卑劣没素质,那一刻我几乎憎恨自己。这种打击的感觉我只能用另一个比喻来描述:那就是,对厨师来说,最大的打击不是看着自己做的食物被人暴吐出来,而是看着别人双眼擎着眼泪忍受着痛苦把食物一口口往下咽。我终于明白,任何事情都跟人的素质有关,素质差才是真得乡巴佬,言行土才是真的土。那么我现在就很自觉的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并自觉的扣上这顶乡巴佬的帽子。我懂了,怪不得女孩不喜欢我了,因为我土、乡巴佬;怪不得景齐厌烦我了,因为我土、嘴又脏;怪不得我与青没缘了,因为我土、不上进;怪不得我妈老说我土了,因为我着实土得不得了。

     但是亲爱的,我想告诉你说那些字都是绝对的真实,自打我开通blog之日起,我就想努力描述那些真实的日子以及真实的聪,而且越来越真实,不管是美好或肮脏的,因此在我的文中必然会有暴力、色情、性与脏话,但是请相信那一定是你不曾了解的真实的人心和社会。我绝不是道德高尚的圣人,但以我的悲怜我可以肯定在中上水平,所以就让我白日在衣冠中工作,夜晚在文字中洒脱吧。两年前夜晚我睡不着觉,看到方写给瑶的字:“未来是怎样的,现在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心中满是惆怅,其实那时他是在想念华君,而我在想念你,我想说,这些感情都是真的,如今两年过去了,时间改变了你也改变了我,只剩下一份回忆一份在意,不论你认为我是幼稚无聊或是粗鄙卑劣,都不紧要,我更不会因此而责怪你或是与你争执,因为这些比起当初的悸动来说,苍白的让我吐不出半个字。如果你仍然还不能理解,并认为那些字只是一堆恶心的糟粕毫无益处,那么这是我的过错,我则任由你唾之,但请不要抛弃我,因为将来如果我能成为风云政治人物,我定会删掉并停止这些糟粕,但若我一直是一个平民小人物,我则会一直写下去,当我们华发丛生、步履阑珊时,还能点开这个域名,刷新这个IP,在页面打开时,说,这就是我的青春。

hybrid theory   leona lewis-spirit-

No Comments

青葱岁月与成人电影

戊子年丙辰月丙子日
季春新(朔)月
庚子初 23:23

      前天浏览方的博客,听到背景乐是首动情的老歌《海上花》,即使是在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学毕了业工了作,耳里塞着摇滚嘴里哼着Rap,或者更高雅一点,不知从什么时候对爵士蓝调甚至古典产生了兴趣并有所涉猎,以及最近在听的帕格尼尼和卡门,只要一个瞬间,让我听到我喜欢的老歌,就会将我的心绪立刻揪住,安详又平静,使我从容并快乐着,不论是在音像店还是酒吧。就像《海上花》“是这般柔情的你,给我一个梦想……”方在日记中说到性与成人电影,因此在看完方的博客后我又浏览了一堆成人电影,在这一点上我与方阐述的观点近乎一致:以我对此类的巨量阅历和多年经验,认为,最让人激动和兴奋的不是插来插去的性交而是接吻,瞬间的高潮远不如刹那缠绵相接的感动那么深刻,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爱妳却从未想过你的肉体。记得最早看成人电影是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当时明令禁止小学生的三室两厅除了舞厅我都去过了,大街上那种录像放映的,门口硕大的“镭射”两个字,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更不知道的是为何我总是和不良少年在一起玩。那时没有vcd没有电脑,只有录像带,后来到了初中,开始和同学去租vcd来看,谁家大人不在去谁家,大家都想看,但是没人愿去租,因为老板是不会把碟片摆出来的,要我开口,打死不可能,后来老板对我们熟悉了,也就不必言语了。到了高中,这都成了很平常的事情,因为有些人都已经经历过了,也就没有了朦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我想任何时候教室里谁的课桌里寝室谁的箱子里都会有几张碟片,也有过上课时在教室里传阅黄色小说和漫画的经历,甚至连女生向男生借碟来看的事情也有,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好夸张,不过当时却是习以为常。我觉得成人电影有时也像音乐文字,同样都是涉及生理液体分泌的事情,听到好的歌会让我眼角变得湿润,有透明的液珠在脸颊,而看着男人女人高潮迭起,除了下体的变化外,只是让我多咽下一口口水。现在对此类物已没有了任何兴趣,就像十几岁时旺盛的内分泌满脸的青春痘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只会在无聊的时候,碰巧精力异常旺盛的时候,碰巧旁边人又有片子的时候会观赏一下,也会就其中的某个细节和人讨论一下,如果在其他忙碌的时候浏览,甚至都不会有任何的感觉。开始看方的博客是在两年前的大概这个时候,感于和他相似的情感经历,方爱他的华君,全是华君,我也喜欢个女孩,一样的喜欢听流水浮灯。看方在四月的夜里写给华君的字,我眼角又湿润,那时的我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胆量写给她的了。如今两三年过去了,世事变化、天涯海角,也不愿再多忆那些青葱岁月,一样的是我们都未能忘怀,方兄,他还是君啊君的,我也还会在意她,只是觉得自己想开了许多,烦恼本自寻,心情自然无,迎接我们的是明日阳光。新的一周,成为黄金团队真正的一员,安联的工作也希望有好消息,一切尽快好起来。

1 Comment

清明时节雨纷纷

戊子年乙卯月乙亥日
仲秋晓月
癸未正 13:50

    由于最近疲于撰写大量的博客和评论文章,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这个博客,并且因为一直在用英文写着自己的心情小记,甚至有了删除这个msn博客的念头。昨日正国君从安徽风尘仆仆的赶回来,第一时间把我约了出来,还是老地方,到达中心书城那家咖啡厅时他已坐在那看了好一阵报纸,问我喝什么,一杯卡布奇诺。清明假期,深圳的天气已经转热,我们互问了近况,研究了去年、今年和明年的大势,中心、光华和深商的格局,至于近期心情怎样我就不说了,谈及考试我已没那夯实的底气了,甚至到了需要重塑我的自信我的专注我的坚决的时候了,眨眼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正国君很累,我们早早各自回家。前天有个女强人问我与人沟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说是觉得自己心智力量不够,但她说除了正式场合一般的沟通不需要,但我觉得即使是在和最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我也无法做到强烈的意思表达,也许只有到了某个层次才能真正成为那个层次该有的样子,真成了坐拥金银的富豪才可能和有着亿万身家的老总们坐在一块谈笑风声。自己曾想装作很man很成熟的样子,但在我认识的所有人看着我来说,我都是很小很年轻,说来奇怪,如此一个和谐社会的阳光有志青年,在很早的时候额头上就有了一道明显的皱纹,我一直在追寻它的由来,像由心生,想来想去还是不明白,我并没有一个比常人更伤心难过和苦难的童年啊,既没有单亲家庭的不幸也没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我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只是偶尔会因天气的变化而略发思索,读高中时一个同学说这是诗人气质,难道诗人都得是少年老成的样子么。心智力量不够,曾经一个同事说我的眼睛是默默含情,但却不是炯炯有神,有真诚但缺乏光芒,因此判断我缺乏目标感和危机感,我想想,深表同意。但是如此的话便又造成了我深刻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并使我陷入两难的境地:我想使眼睛放射出晶莹的光芒不仅要有眼光还要有眼神,于是我用力的睁大眼睛,撑着厚重眼皮和眉,眼珠确实顿时有型了不少,但是这样的话那道多年的额头纹便立刻显现了出来,当我完全放松时,皱纹没了,眼睛也小了,如果真得像可以由心改变的话,我从现在开始每天想着基努李维斯。

No Comments

似是故人来

丁亥年癸丑月壬戌日
季冬既望月
辛亥正   22:22

似是故人来——林夕

      网上很多地方把这首歌的词误注为罗大佑的词,其实这是林夕作的词罗大佑的曲,即使是在林夕创作的巅峰时期,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他最好的,没能超越甚至无法再超越。我觉得当今乐界词人可以分为三等,一流词人造意境,算得上的人已经die out了,新的还没出现,二流词人弄情,林夕黄金时期和罗大佑的许多作品可以算作二流,而三流词人可以像方文山那样把文字玩的那个炫。并不是说三流词人就不好,因为还有绝大多数的词作者根本不入流。

      又听《似是故人来》时没有了当初的悸悸,细细的听,句句的回味,林夕可以将自之情、人之悲演绎于辞藻之上,罗大佑的旋律也没有那么激荡,半带着诵经式的节奏,整首词几乎都是四五字一句,仿佛乐府诗的韵律,诉说给你听,娓娓道来,正是体现着林夕深厚的古文学的功力。而梅艳芳中性化的嗓音,也多少淡化了它本来的悲凉,倒是多了一份从容。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转眼间又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我想人总得有个主干道通向你的归宿吧,不管多绕、不管多久,在等待的始终在等待。

 “台下你望,台上我做,你想做的戏”

      仅三句将世事刻画如此之深刻,好像作者对人世真谛的透彻醒悟,的有颇道理,人又何时不是在做戏和看戏之间不停的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呢,今天我是你,明天我是我,我方唱罢你来秀,只望在某天时刻都还记得起。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

      看匆匆岁月,大家都在努力的想做个有故事的人,但故事的精彩远没有心里的历练那么跌宕和深刻,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就不能是个简纯的又天真人的呢。

 “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每当听到此处是不是就想跟着来一句“点点滴滴、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了得”之类的话,确实有李清照细腻的味道,看来作者确实恨善于引用贯通。此处本是整首歌的高潮部分,但却又马上“何日再追,何地再醉…”的唱了下去,好似故事发展到关键时刻往往峰回路转惊奇百出,不知侬最安静的时会想些什么。

 “一种相思,两段苦恋,半生说没完”

      这里又有李大词人的影子,只是这次更出彩,整首词并不华丽却在细微之处显大师功力。半生说没完,妳是否有在受着什么样的煎熬。

“执子之手,却又分手,爱得有还无”

      到这句时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执着和对词情的专注,仿佛抓住心中的若干束情怀,撕来绕去,入而复出,最后又纠结在一起,欲罢不能。

 “十年后双双,万年后对对,只恨看不到”

      曲终了,作者有爱有恨并且敢爱敢恨,真是恨奇怪的现象,为什么让人深刻难忘的歌曲总是略带忧伤,我觉得好的歌曲不该是让人哭哭啼啼,更不是让人独自在夜里舔旧伤口的那种,而真正是要的是,要妳明白。

      不忍卒听,妳越是淡然我越是心痛,鸡狗猪鼠,还是又来一通忍忍,聪,唯报之于一声长啸。

No Comments